詞條
詞條說明
前段時間德云社相聲演員吳鶴臣因腦血栓住院,其妻在某互聯(lián)網(wǎng)平臺發(fā)起眾籌一百萬的申請,但不久就有網(wǎng)友舉報稱吳的父母有兩套房產(chǎn),而且吳本人也有私家車,更為甚者,其妻在眾籌期間還換了價值5000元以上的華為P30 pro系列手機,因而被輿論所指為詐捐、騙捐。結合3年前更為轟動的羅一笑事件來看,這兩件事暴露出大病眾籌平臺自身大量的問題,于是網(wǎng)友們一時間對大病眾籌議論紛紛,這一問題也就成為面試熱點。 對于這一
眾所周知,數(shù)量關系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是大部分考生的“攔路虎”。在公務員考試過程中,有一些較為難以理解的題目,云南易知諾教育專家就這部分題構建了解題模型和方法,考生只要理解模型,掌握方法,就能在考試中多拿幾分,接下來,我們就“牛吃草”問題給學員們進行分析。 【模型】一個牧場長滿青草,青草每天均勻生長。若放養(yǎng)27頭牛,6天把草吃盡;若放養(yǎng)23頭牛,9天把草吃盡。若放養(yǎng)21頭牛,幾天能把草吃盡? 典型特
論證是國考判斷推理必考題型,占比可達30%—40%,是備考邏輯判斷的重中之重。然而很多考生這一板塊的得分率卻不高,這一節(jié)我們將對論證常見的陷阱——不當類比進行梳理,類比,指通過對兩個事物的屬性進行比較,進而得出或者驗證某個結論的過程。不當類 比是指比較的兩個事物的本質(zhì)屬性并不相同,不能進行類比推理,否則就會犯不當類比的錯 誤。下面,我們通過對比論點與不當類比選項來掌握方法以保證準確率。 【示例 1
在國考數(shù)量關系中,有這樣一種題型叫方陣,方陣其實是一種隊形,一個團隊排隊,橫著排叫行,豎著排叫列,若行數(shù)與列數(shù)都相等,正好排成一個正方形,這種隊形就叫做方陣。將一些物體按照這樣的方式排列起來,也叫做方陣。 方陣一般分為兩類:實心方陣和空心方陣。 基本公式 若正方形公式一邊人數(shù)為N,長方形方陣兩邊人數(shù)分別為M\N,則 1、長方形實心方陣的總人數(shù)MN,正方形實心方陣的總人數(shù)N2(平方), 2、最外層=